粉末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粉末知识 > 粉末涂料常用术语汇总

粉末涂料常用术语汇总

时间:2024-07-09 17:12:00 来源:洛阳乐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 玻璃化温度
    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玻璃态是物质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特殊状态,就如同熔化的玻璃一样,既非固态也非液态。
    玻璃化温度是指高聚物由高弹态(可理解为橡胶态或固态)转变为玻璃态的临界温度,或者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转换温度,常用 TG 表示,它是高聚物的重要物理指标。
    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会受应用环境影响,例如:在粉末涂料中,每含有 1%(百分比)的 TGIC,大概会使粉末涂料的玻璃化温度降低 1.5℃
  2. 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一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火焰发生的内火现象)。
  3. 熔程
    物质的熔点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称为熔程区间。这个区间有两条界限,分别称为初熔温度和终熔温度,初熔温度是物质开始熔解的温度,终熔温度是物质完全熔解的温度。
  4. 安息角
    粒子安息角又称粉末静止角或堆积角。当粉末颗粒通过小孔连续地落到水平板上堆积成锥体时,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就是安息角。
    安息角与粉末种类、粒径、形状和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对于同一种粉末,粒径越小,安息角越大;粒子表面越光滑或越接近球形,安息角越小;粉末含水率越大,安息角越大。另外,在粉末中添加流动剂也可降低粉末安息角,粉末安息角是粉末的动力特性之一。
  5. 交联密度
    交联密度是指交联聚合物内部交联键的数量,一般用网链分子量的大小来表示。交联密度越大,即单位体积内的交联键越多,交联程度越高,交联产物或涂膜的致密性也就越好。
  6. 胶化时间
    在特定温度下,某热固性体系达到交联固化所需的时间,可理解为物料不断变稠或结块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胶化时间越长,体系活性越小;胶化时间越短,体系活性越大。
    热固性物质在足够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会发生固化交联这一化学反应,生成网状结构。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都会使交联密度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该物质会突然变成不熔物,不再能轻松地流动拉成丝状,此时反应体系内部胶化。
  7. 边角覆盖率
    在规定平面涂层厚度的条件下,涂拭棒的边角(90 度不倒角)涂层厚度与平面涂层厚度的比值即为边角覆盖率。边角覆盖率与上分率和固化时边角流走都有关系,它和内阴角的静电屏蔽是两回事。
  8. 涂层气孔率
    涂层气孔率是指涂层出现针孔和缺陷的数量。在粉末配方中添加除气剂和安息香,能够降低涂膜的表面张力,使涂层固化前气泡溢出,从而减少气孔率的产生。
  9. 环氧当量和环氧值
    环氧当量是指含一个环氧基的树脂量(克 / 当量),即环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除以每一分子所含环氧基数量的值。
    环氧值是指每 100 克环氧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的当量数,单位为当量 / 100 克。两者关系为环氧值 = 100 / 环氧当量。
  10. 聚酯的酸值
    聚酯的酸值是表示油脂类、聚酯类、石蜡等有机物质中含有游离酸的一种指标,具体是指在试验条件下,中和 1 克试样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值。聚酯的酸值有高、中、低之分,酸值的不同决定着固化剂的品种和添加量的不同。
  11. 遮盖力
    涂料遮盖力是指把色漆均匀涂布在物体表面上,使其底色不再呈现的最小用漆量,单位为 g/m²。颜料遮盖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以下性能:
    (1)
    折射率,折射率越大,遮盖力越强;
    (2)
    吸收光线能力,吸收光线能力越强,遮盖力越强;
    (3)
    结晶度,晶形的遮盖力较强,无定形的遮盖力较弱;
    (4)
    分散度,分散度越大,遮盖力越强。
    粉末着色力是颜料展示颜色的能力。添加多种颜料后的复配色的遮盖和着色性能比单一颜料有所降低。
  12. 粒径分布(D10/D50/D90 定义)
    这是颗粒度分布中的常用参数。D 代表累积,后面的数字代表累积到% 时的颗粒粒度(um)。例如,D90 表示一个粒度(um),从最小的颗粒累积到该粒度的总和占颗粒总体量的 90%
    通过 D10D50D90 可以大致了解一个粒度分布的情况。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差异越大,表明粒度分布越宽,即颗粒大小差异较大;反之则粒度分布越窄。
    一般情况下,D50 基本接近粒度的平均值。粒径分布可以用数量分布、表面积分布和体积分布来表示,并且在每一种分布中都会有 D10/D50/D90。在实际运用中,一般控制粉末 D50 20 - 40um,分布越窄上粉率越好。
  13. 色差仪中的 LAB
    色差是指用数值方法表示两种颜色给人色彩感觉上的差别,通常用 E 值表示,E = √[(L - L )²+(A - A )²+(B - B )²]
    Lab
    颜色标尺标识如下:L(亮度)轴表示黑白,0 为黑,100 为白;
    A
    (红绿)轴,正值为红,负值为绿,0 为中性色;B(黄蓝)轴,正值为黄,负值为蓝,0 为中性色。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通过任何一种 Lab 标尺被感知并测量。这些标尺也可用于表示标样与试样的色差,通常用 Δ 作为标识符。

            如果 ΔL 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浅;如果 ΔL 为负,说明试样比标样深。
            
如果 Δa 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红(或者少绿);如果为负,说明试样绿(或者少红)。
            
如果 Δb 为正,说明试样比标样黄(或者少蓝);如果为负,说明试样蓝(或者少黄)。

            a,b 颜色差异还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色差符号 ΔE 来表示,ΔE 被定义为样品的总色差,但不能表示出样品色差的偏移方向,ΔE 数值越大,说明色差越大。它通过公式△E* = [(△L*)²+(△a*)²+(△b*)²] 1/2 计算得出,由此可知 Lab 并无定值。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是相对色差,而非绝对色差。